

近日,在钟村街祈福新邨居委会二楼党建厅一隅,舒象厚国画广府文创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。这个看似普通的工作室,承载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质共营的创新实践,将传统文化传承与社区治理相结合,探索出一条“党群服务中心引领、退役军人示范、居民广泛参与、成果回馈社区”的共建共治共享新路径。

自2024年起,祈福新邨社区党委积极拓展党群服务中心功能,与社区退役军人舒象厚创办的画院展开合作,社区提供场地支持,舒象厚老师发挥专业特长,在社区开展了66期国画公益教学课堂,惠及居民1056人次。
祈福新邨社区党委表示:“党群服务中心不仅是服务阵地,更是凝聚共识、激发活力的‘枢纽站’。我们希望通过‘文化+公益’的模式1号配资,让居民既是参与者,也是受益者,共同绘就社区治理的‘多彩画卷’。”
今年7月,在公益教学基础上,祈福新邨社区和舒象厚画院共同启动国画广府文创计划,推动社区文化服务从“输血”向“造血”转变。祈福新邨社区居委在学员中挖掘有潜力的居民成立国画志愿团,由舒老师带领开展国画文创产品创作。
11月6日下午,祈福新邨社区与舒象厚画院合作,再次组织国画志愿者开展文创绘制活动。十余位居民志愿者在舒老师的专业指导下,潜心创作了以木棉花、荔枝、广州塔等广府元素为主题的新一批文创作品。这些作品进一步丰富了展销柜台的文创品类,为社区慈善事业注入新的活力。

1号配资


这一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公益链条。文创产品销售所得收益归社区企业舒象厚画院所有,画院再将收益的30%捐赠给社区慈善基金,用于帮扶社区困难群体和支持社区公益事业发展。“这个模式实现了多方共赢,”舒象厚老师欣慰地说,“居民学到技艺,传统文化得到传承,社区慈善获得资金支持,而我也实现了艺术价值的升华。”

祈福新邨社区通过“公益课堂+文创展销”的共营模式,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,更探索出一条文化赋能社区治理的创新之路。这种模式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的阵地作用,激发社区居民的奉献热情,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。
下一步,祈福社区将持续深化与舒象厚画院的合作,拓展服务维度,探索“非遗+公益”“艺术+助老”等更多创新服务场景,让党群服务中心成为文化浸润的沃土、公益互助的港湾、居民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。
【撰文】张娜
【校对】蓝淑茹

满瑞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